第33章 邺火燃尽英雄胆,袁营夜惊变数多(2 / 2)

他早已通过斥候,得知了袁绍的动向。他并没有如袁绍所担心的那样,立刻出兵攻取河内。他知道,以自己目前的兵力,即便能侥幸拿下河内,也难以守住。更何况,赵武的奇袭部队尚未归来,他不能再冒任何风险。

他选择了一种更为稳妥,也更为致命的策略——固守待变,厚积薄发。

他下令中山国与上党郡,全面进入战备状态,加固城防,清查户籍,整顿兵马,储备粮草。格物院更是开足了马力,日夜不停地赶制“百炼玄铁”兵器甲胄,以及新式的“神威霹雳火”和“震天雷”。他要将自己的这两块根据地,打造成铜墙铁壁,让袁绍无懈可击!

同时,他也没有放松政治上的攻势。他亲自撰写檄文,痛斥袁绍假托“衣带诏”,实为谋逆之举,并将其在冀州横征暴敛、鱼肉百姓的种种恶行,公之于众。这些檄文,通过格物院的活字印刷术,被大量印制出来,如同雪片般散布到冀州各地,极大地动摇了袁绍的统治根基,也为林凡赢得了更多的民心。

甄宓,则在这段紧张而忙碌的日子里,成为了林凡身边最温柔、也最坚实的依靠。她不再仅仅是那个在后院为他烹茶煮羹的红颜知己,而是开始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,参与到林凡的事业之中。

她利用甄家在冀州的人脉和影响力,为林凡筹措粮草物资,联络那些对袁绍心怀不满的士人豪强,甚至还会就一些地方民情和人事任免,向林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。她的聪慧、贤淑与识大体,让林凡愈发欣赏与依赖。

每当夜深人静,林凡处理完繁杂的军政要务,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内宅时,总能看到一盏为他而亮的孤灯,以及灯下那道温柔婉约的倩影。甄宓会为他准备好热腾腾的宵夜,会静静地倾听他诉说白日的烦恼与压力,会用她那双充满灵气的眸子,给予他最真挚的鼓励与慰藉。

他们的情感,在这一次次的共患难、同进退中,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倾慕与激情,升华到一种更为深沉、也更为牢固的相知相守。林凡知道,这个女子,将是他此生都无法割舍的牵挂。

终于,在焦灼的等待了近十日之后,一个令整个中山都为之振奋的消息,传了回来——赵武将军,率领奇袭邺城的残部,历经千辛万苦,已成功突出重围,返回上党境内!

当林凡在长子城外,亲眼看到赵武及其麾下那不足千人,却个个目光如狼,浑身散发着铁血煞气的残兵败将之时,即便是以他的沉稳,也不由得虎目含泪!

“赵武!好样的!你们都是我阳安的英雄!”林凡快步上前,紧紧握住赵武那沾满血污与尘土的手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
“主公!”赵武单膝跪地,声音嘶哑却充满了自豪,“末将……幸不辱命!邺城袁贼府库,已尽数焚毁!袁绍老巢,被我等搅了个天翻地覆!”

“好!好!好!”林凡连说三个“好”字,亲自将赵武扶起,又转向那些衣衫褴褛、伤痕累累的勇士们,朗声道:“诸位弟兄,辛苦了!你们的功绩,彪炳史册!本将,定会为你们庆功!”

奇袭邺城的英雄们,终于凯旋归来!他们的归来,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林凡麾下全体将士的士气,也让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冀州地方势力,彻底看清了袁绍外强中干的本质,纷纷开始暗中与林凡接触,寻求归附。

而此时的袁绍,刚刚狼狈不堪地返回邺城。他面对的是一座满目疮痍、人心惶惶的都城,以及麾下将士那因粮草断绝而日益低落的士气。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,从北方传来消息,公孙瓒似乎也嗅到了机会,开始蠢蠢欲动,对其边境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!

内忧外患,四面楚歌!袁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河北霸主,此刻终于尝到了众叛亲离、穷途末路的滋味!

林凡知道,他与袁绍之间的决战,已经不远了!而这一次,他将以逸待劳,占据天时地利人和,给予袁绍致命一击!

冀州的天,真的要变了!

(第三十三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