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这里,铁槛寺众僧打着火把,接过宁国公府的送殡队伍,将棺椁送上山。
众人也在焦大的指挥下,在铁槛寺的山下扎着帐篷,将就着过一夜后,明天再回城。
夜色渐沉,铁槛寺的山路上,火把如龙。
贾蓉站在马车旁,揉了揉酸痛的膝盖,望着远处被僧人簇拥着上山的棺椁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。
\"大爷,帐篷营盘都扎好了。\"焦大走过来,低声道,\"依姨娘那边已经按您的吩咐,把东西都安置妥当了。\"
贾蓉微微颔首,忽然问道:\"西府那两位爷呢?\"
焦大撇了撇嘴:\"琏二爷一进帐篷就喊腰酸背痛,宝二爷倒是精神,正拉着丫鬟们说要吃酒作诗呢。\"
贾蓉冷笑一声,正要说话,忽见山道上一盏孤灯缓缓飘来。待走近了才看清,是个老和尚提着灯笼。
\"阿弥陀佛,施主可是宁国侯?\"老和尚合十行礼,\"敝寺方丈请侯爷上山一叙。\"
焦大立刻挡在贾蓉身前:\"这么晚了...\"
\"无妨。\"贾蓉摆摆手,\"方丈大师相邀,岂能不去。\"说着对焦大使了个眼色,\"你留下照看,我带两个亲兵上去。\"
山路蜿蜒,灯笼在风中摇曳。那老和尚脚步稳健,竟丝毫不显老态。
贾蓉跟在后面,手始终按在腰间软剑上。
\"侯爷不必紧张。\"老和尚头也不回,\"方丈与令尊是故交,此番相邀,是有要事相告。\"
贾蓉不置可否。
待到了山顶禅院,只见一位白眉老僧正在月下煮茶。
见贾蓉进来,老僧抬眼一笑:\"小侯爷,老衲等你多时了。\"
贾蓉瞳孔一缩——这老僧竟与渺渺真人有七分相似!
\"大师认识家父?\"
老僧示意他坐下:\"二十年前,令尊曾在此寄存一物。\"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,\"如今物归原主。\"
贾蓉接过锦囊,入手沉甸甸的。打开一看,竟是半块虎符!
\"这是...\"
\"京营旧部的信物。\"老僧低声道.
贾蓉神色凝重,看着这半块虎符,缓缓的再次放入锦囊中,推到老僧面前淡淡道:“大师,你搞错了吧,这不是我贾家之物。”
他可不敢要,这东西除了皇帝许可,兵部授权才有效,否则谁拿到这东西,都是个死字!
他不管以前是谁给了这东西给眼前的老和尚,如今他都不敢要,也不能要!
“呵呵,小侯爷莫要多心,这是自你贾家老国公以后,一代代的传到你祖父手上的。
当年你出生没多久,你祖父就让你父亲交给老衲代为保管,并留下一句话,若你父亲故去,这件物件就交给你保管。”
贾蓉摇了摇头,站起来严肃认真的盯着老和尚一眼,留下一句话:“我贾蓉今天没见过这东西,若大师觉得这东西要交给贾家人,请交给玄真观吧!”
话说完,人也走出了禅院,跟在他身边的两个护卫连忙跟上,护送着他朝寺外走去。
那老和尚神色一直不变,直到贾蓉的身影消失在眼里,才扯出神秘一笑,接着僧袍一挥,那锦囊如同凭空消失般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