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脑、脑有疾乎?]
太祖长拳一句话道明了大家的心声。
赵匡胤憋屈啊,他怎么还没遇到这种机会呢?
“整个大明王朝二百多年国祚,真有什么机会可以吞并蒙古整合草原,就是宣德六年,但就这么被硬生生错过了。
但是错过不算什么,他还不扶持鞑靼,任由瓦剌的脱欢合了瓦剌的三部,吞并了鞑靼,掳走哈密王控制关西七卫,收服兀良哈,侵略女真,欸,就这么看着人家崛起啥都没做!”
[大家可能有点迷瞪,给大家说一句,这个脱欢就是也先的爹,也先就是土木堡之变的发动者。]
[卧槽?所以但凡朱瞻基当时干预一下,甚至直接出手拿掉阿鲁台,土木堡之变就有概率被规避掉?]
[冷知识:朱祁镇的太爷爷是朱棣,也先的爷爷是马哈木。]
[太爷爷朱棣把爷爷马哈木揍得望风而逃像条老狗,太孙朱祁镇被孙子也先带走领略草原风光,中间相隔不到五十年......]
[严谨点,从永乐十四年马哈木身死到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出国留学,时隔33年,朱瞻基不但没有接好爷爷的饭还把儿子的碗砸了。]
“之前我提了一句,很多人从从结果判定朱棣北伐毫无意义,我这里说说他第四第五次。直白点说,能让阿鲁台望风而逃,部曲离散牲畜多死,削弱鞑靼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打不打重要吗?”赵定安道,“再严格点,从第四次北伐顺手收了也先土干到朱祁镇出国留学,时隔二十七年。”
[啊?不是说好圣孙可旺三代吗?这对吗这?]
[没毛病啊,你就说永乐、洪熙、宣德年间还算不算行吧?]
朱棣看着评论区,久久不语。
他想起解缙,当初就是他劝自己立老大为太子,并提出了他心动无比的原因——好圣孙朱瞻基。
别说隔代亲的滤镜,作为继承人,瞻基无疑是完美的。
但这样的好圣孙,却是土木堡之变的导火索之一。
他把目光移向满脸困惑的朱瞻基,没忍住一脚踹去:“叫你不出兵!叫你安慰人家!叫你做看人家崛起!”
被一脚踹在心口,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朱瞻基:“爷爷?”
他干什么了?
他最近也没斗蛐蛐啊!
[但是土木堡之变不是因为朱祁镇和王振瞎指挥吗?]
赵定安点点头:“确实,但我们要正视事实,正统年间瓦剌的实力,连朱棣来了怕是都莽不了,要避其锋芒。”
他话音刚落,评论区就刷出了好几个问号。
他也没多说,找出了正统年间瓦剌的版图。
[主播没放错图吧?这怎么和铁木真时期一般大了快。]
[那什么,我没记错的话,正统时期也先都打到乌兹别克了。]
“bingo,恭喜你答对了。”赵定安的恭喜讽刺意味不小,“土木堡之前呢,猫儿庄和鹞儿岭两地就发生过野战,两次均战败阵亡数万人,没瞎指挥还输,就是军队不行了。”
“所以我说,朱祁镇拿的是不错的牌,而不是好牌。他想效仿祖宗,这点勇气可嘉,但建议别有,派人去打说不定也能赢。”
赶二十万头猪对面都得杀老久呢!
结果你唰唰就滑跪了几个意思?
滑跪就算了,还好意思回来!
[主播,咱是听懂了,这朱瞻基的问题还不小呢?]
[楼上,朱瞻基还喜欢斗蛐蛐,蒲松龄写的促织就是拿他假借讽刺社会。]
[促织和捕蛇者说,都是故事但讽刺力度可不小。]
促织是什么朱棣不清楚,但是捕蛇者说他可是看过的。
哪怕是假借,也应该说明朱瞻基对于蛐蛐的喜好,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吧?
[这不矛盾吗这?政治具有延迟性,一般什么之治,什么盛世,都是福泽后世啊,哪有这种给后世挖坑的?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