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阁老迅速进入状态,那怕他已经退隐近五年之久,他这个前首辅的能量依然超乎人想象。</p>
以东林为丝线,融合同省同乡,科考关系,家乡官员等织成的阁老官场网络在他起复的瞬间便悄然复活,不管他要做任何事,都有人马可用。</p>
刘一燝在心底盘算着小皇帝的大计,忍不住也点燃热血,说不得,老夫要为大明博一博身后名了。</p>
这严重违背了老刘的为官之道,但小皇帝的灭门威胁也是实打实的纠结在心头。</p>
让老刘更感到为难的不只这件大计,小皇帝将自己安置在天工院,赐严嵩旧宅的动作,简直是司马昭之心。</p>
提唉姆的,大明最聪明的皇帝阁老,连黄立极都不待见他。”</p>
刘一燝点点头,阁老有多难做,他自有体会。他决定跟孙承宗开诚布公,反正迟早他也会知道。</p>
“太后没有啥安排,尽是勉励了。不过,老夫在陛下那领了重任,以后在天工院当值。”</p>
孙承宗愕然,瞬间坐正了,疑惑的看着刘一燝,“阁老在天工院当值?”</p>
“怎么?你们都没有去天工院当值过?”刘一燝反问。</p>
孙承宗放下茶杯,自嘲的笑了。</p>
“倒是有一个医匠在天工院当值,季晦没见到吗?”</p>
刘一燝手指敲着茶杯,“今天他休沐,听说这九真养生茶也有他参与研制?”</p>
孙承宗身体前倾,又有一个戒茶的理由了。“季晦知道不知道在天工院当值意味着什么?”</p>
刘一燝一脸云淡风轻,“老夫忝为皇极殿大学士,难道不该在皇帝身边?”</p>
孙承宗有些怒气了,“三岁小儿,可能当国?”</p>
“稚绳!”刘一燝一声断喝。门口侍女身影闪过,大方的进来,给两位阁老加水后默默退出。</p>
沉默良久,刘一燝闭目又睁。“稚绳应该比老夫更熟悉陛下才是?若稚绳另有想法,先帝驾崩时,好像是你在主持内阁?”</p>
孙承宗眼前突然闪过那张稚嫩的小脸,仿佛又听到那句“为朱氏者左袒”。</p>
“国事当缓,皇帝太急。国本如鼎,幼主继位当先稳其足。”</p>
孙承宗也是头痛,小皇帝总是安稳不了,现在又引来刘一燝。</p>
刘一燝可不是张介宾那个乡野医匠,这可是前首辅啊,刘一燝只要出手,朝政必然动荡。</p>
刘一燝叹了一口气,“内阁都是你这般想法?”</p>
孙承宗有些不解其意,但还是道:“至少来子由肯定是反对小皇帝乱来的。黄中五其实也倾向于稳定,只是太后厌他,他只能支持皇帝。”</p>
自觉可以打五个黄中五的刘一燝不为所动,郑重开口:</p>
“老夫觉得乾纲独断方显圣君威仪,陛下天命所归,列祖庇佑,早生智慧。唯有宗法承嗣、文脉赓续、兵戈归心方能稳定国本。”</p>
孙承宗几乎气笑了。你刘一燝真当你是大明柱石,救时明灯,一回来就要“礼部”、“吏部”、“兵部”之权,感情把我们内阁六个人都当成你下属不成?</p>
“季晦好气魄,老夫不能决。”说完站起身,拱手告辞。</p>
刘一燝淡定起身,“老夫并无气魄,唯陛下气吞山河。此有陛下半阕‘沁园春’相赠。”拿起案上一张宣纸,递给孙承宗。</p>
孙承宗疑惑扫了一眼,隐约可见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。</p>